拿什么拯救你,我“996”的人生!
“996工作制”再掀热议,企业和个人该如何面对?
近来,互联网企业的“996工作制”再度引发舆论的关注。
所谓“996”,指的是员工从每天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,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。
“996”之所以得到了如此高的关注,主要是因为当下上班族承受加班的压力过大。特别是一些企业中的程序员,996工作制早已成为其工作的“标配”。
在程序员圈里大名鼎鼎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,有人还为此发起了一个名为“996.ICU”的项目——即“工作996,生病ICU”,以抵制某些公司实行的“996工作制”。
“996工作制”虽然首现身于程序猿,但像财务、人资、客服、采购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也很长,加班更是家常便饭。事实上,不只是互联网行业,金融、制造、零售、物流、传媒等行业都普遍存在着长时间加班现象,996似乎早已成为了一种趋势。
“996”存在的“合理性”
“996”的盛行,有其存在的土壤。
对于企业而言,利润大过天,如何才能更好的降本提效,提升行业竞争力?企业主首先想到的就是增加业务量,其次则是精简人员优化重组,说白了就是用更少的员工去做更多的活。当然,还有一些管理者希望现有员工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,所以不惜“杀鸡取卵”,不断给员工施压。
对于员工来讲,一方面,迫于经济压力,疯狂加班以赚取更多的奖金。另一方面,迫于不良的加班亚文化,员工加班以迎合管理者和企业文化。
当然,不排除一些行业、职位的工作特殊性,比如需要长时间值守、24小时在线提供不间断服务。不过,用工性质的特殊性,仍然无法为“996工作制”的合法性进行辩护。
如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?
有人不仅可以胜任“996”,还能“724”
有一种员工,不仅可以轻松胜任“996”,甚至“724”(一周7天,每天24小时工作)也毫无压力。同时还能保证高效优质、零错误的完成所交待的工作,从不生病请假、不抱怨没脾气,更变态的是,可以不谈薪水。
能达到这种要求的员工,恐怕只有一种,那就是RPA机器人,也被称为数字劳动力。虽然也叫“机器人”,但其和我们常见的工业机器人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,它没有实体,只是一种办公软件或平台。
RPA(机器人流程自动化)是一种依据预先设定的程序,通过模拟并增强人类与计算机的交互过程,执行基于一定规则的大批量、可重复性任务,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的软件解决方案。
RPA机器人通过记录员工的手动操作(如鼠标点击、键盘输入等),并将这些操作处理成计算机可理解的对象,在一定规则下实现复制、粘贴、表格填制、基本文件打开、日常邮件处理、企业内部应用登录、数据读取与搬运等常见操作。
另外,RPA机器人还可通过OCR技术将图片信息转化成文字信息,利用爬虫处理抓取万维网的脚本和程序,从而间接完成人类动作。
全行业“通吃”
由于每个企业或每个领域都具有重复性、耗时性、易出错且不值得费用人力的作业流程,而这些流程往往要求精准和速度。这就给RPA机器人提供了用武之地。
RPA技术已经席卷了众多行业及领域,包括金融、保险、零售、旅游、电信、酒店、教育、公用事业、医疗保健、汽车制造等在内的各种行业,财务税务管理、制造物料管理、物流管理、信息技术、人力资源、客户服务、供应链等在内的诸多领域均已开始应用RPA。
前阵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(普华永道、毕马威、德勤、安永)比较火的“财务机器人”概念,实际上就是RPA应用于财务领域的产物。
“996”终结者
在未来,RPA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。
越来越多的日常程序、业务流程将由RPA机器人接手,但趋势却是我们会与这些“数字劳动力”或“机器人员工”并肩完成工作。
对于企业而言,RPA在流程优化、降本提效方面,有着天然的优势。那些大批量、容易出错、影响成本和收入的流程可以尝试应用RPA来替代人类员工进行操作。另外,当企业面临业务高峰需求时,恰巧又难以找到合适的临时工,也可应用RPA机器人轻松应对业务需求。
对于个人员工来讲,RPA将会是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。有了RPA机器人的帮助,员工可以轻松完成诸如账单管理、多系统间数据迁移、各种表单数据的填写、网站的导入、电子邮件处理、订单数据处理等等费时耗力的工作任务,加班的活全部交给RPA来做。
很多人也许会担心,RPA如此强大,人类员工会不会逐渐被数字员工所取代?实际上,现阶段的RPA只是模仿人类的手动操作,还不具备学习能力,那些具有想象力、创造性的工作,它仍无法胜任。
RPA的出现不是为了裁员,而是旨在将员工从那些重复、枯燥、乏味、耗时的工作中解放出来,转而从事更具创造性、想象力的工作,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。